黄葛树丨李秀玲:独爱干溜小面

重庆晨报2025-02-06 07:28:54

独爱干溜小面

文/李秀玲

小面是重庆人的美食图腾、精神支柱。重庆崽儿耿不耿直,重庆妹儿豪不豪爽,全靠这碗面扎场子。不喜欢吃小面的人,走出去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重庆人。

重庆小面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我尝过十多种口味的,比如豌杂、红烧牛肉、姜鸭面等。在我看来,其中干溜小面才是重庆小面的灵魂,犹如担担面之于成都、热干面之于武汉、biangbiang面之于西安。

走到店里,如同侠客一般压着嗓子,对忙得团团转的老板大喊一声:“老板,来一碗干溜面,宽面,少面多菜,不要葱!”

老板一边手脚麻利地打作料、下面、挑面,一边笑呵呵地重复,顺便还问一句:“清汤还是麻辣?”

我咧嘴一笑:“必须是麻辣!最后挑我的面,不要太硬了。”

坐下来,用纸巾把桌子上残存的老油使劲地抹了抹,这是吃面行家都懂的必做环节。

不大一会儿,冒着热气的面就端上来了。

面在碗里,初看平淡无奇,毫无诱人之处。其实,所有的作料都埋在面底下。

吃干溜面,就得自己拌作料。好不好吃,筋不筋道,就看吃客的拌功如何了。拌得好,一碗面色香味俱全,连过路的人都会瞅上几眼,闻着香气,嘴里不自觉地吧嗒几下。拌得不好,比清汤面还难以下咽。

对于我这个独爱干溜小面的人来说,多年的练习,技术已通过臻化境。拿起筷子,从底往上翻,把那一团埋在碗底的作料与小面、青菜迅速拌匀。瞬间,作料的色彩渲染了纯色的面条,从简单洁净的素描变成了一幅五彩的水粉画,顿时口齿生津,食欲大开,急匆匆地挑一夹在嘴里。

哇!烫!爽!

口腔充满了麻辣的味道,仿佛恋人之间的初吻,紧张、刺激,所有味蕾都被挑动起来,浑身上下顿时血脉偾张。

花椒、海椒、大蒜、生姜、味精、酱油、陈醋、榨菜、青菜交织在一起,却又能清晰辨认出花椒的麻、海椒的辣、大蒜的辛、生姜的涩、味精的鲜、酱油的咸、陈醋的酸、榨菜的脆、青菜的绵。

对了,还有一味不可或缺的作料,芝麻酱,这是干溜小面的点睛之笔。有了它,所有的作料都有了归宿,麻中混入一点甜,辣之中融入一分香,就这一点甜一分香,勾引着人沉溺在狼吞虎咽中,再烫也不愿停下,一口接一口,一筷连一筷,简直就像沙漠里口渴的旅人,为了绿洲而一直前行,不愿放弃那迫切的渴望……

陡然才发现,碗里没有几根面了。此刻,我在进行女性最复杂最重要的心理拉扯:要不要吃完?

吃完了,今天的热量就超了,长期嚷嚷着的减肥计划也就失败了。可是看着那与作料、青菜紧紧裹在一起的面条,均匀细腻,色泽光亮,似在勾引我:“来呀,来呀……”

我吞了吞口水,舔了舔嘴角。如此“美色”当前,一切爱恨情仇先放下吧。古人云:食色者,性也。“女侠”毕竟也是性情中人,岂可轻易辜负!

越到后面,作料味道更浓。此刻吃的已不仅仅是面,而是店家横行街巷的独门作料。唯有把胃吃得鼓鼓的,留一点在嘴里回味,才能真正记住这家小面的味道。

放下筷子,用纸巾优雅地擦了擦嘴,擦了额上沁出来的汗,一种全身的通泰感从胃升至大脑,然后缓慢起身离开。桌上,那一碗面,如风卷残云,早已一根不剩,连榨菜颗粒和豌豆,都吃得干干净净。

终于,如同一场电影,酣畅淋漓、跌宕起伏地放映到了结尾:侠客经历种种磨难,扫平一切障碍,戴着斗笠,倏忽间,隐身于寻常市井……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重庆晨报的最新文章

黄葛树丨董运生:土生土长

土生土长文/董运生正月初二,山上的雪还很多,我和四叔顺着小道走到了老虎庙,方圆几里的制高点。四叔比我大三岁,但已有了不少白发,我和他开玩笑说:“雪未老,而我们却有了白发。”四叔点头,抽...

02月18日 08:04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李秀玲:独爱干溜小面

独爱干溜小面文/李秀玲小面是重庆人的美食图腾、精神支柱。重庆崽儿耿不耿直,重庆妹儿豪不豪爽,全靠这碗面扎场子。不喜欢吃小面的人,走出去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重庆人。重庆小面五花八门,各具特...

02月06日 07:28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笙箫:涪陵的“小菜一碟”

涪陵的“小菜一碟”文/笙箫涪陵榨菜名气很大,大到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它也很小,市场上三五元钱就可买到。在菜肴丰盛的...

02月04日 08:11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牟方根:木匠拜师礼——“六礼束脩”

木匠拜师礼——“六礼束脩”文/牟方根前些时日,身为乡村老木匠的幺爸打电话来说,他收了最后一个徒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关门弟子”——小刚,并按照传统礼仪行了拜师礼。1991年夏,我高考落...

02月03日 07:26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万承毅:故乡的血豆腐

故乡的血豆腐文/万承毅在故乡的村宴上曾听过一个笑话:某村宴上,一盘豆腐端上来了,众人提箸举筷狼吞虎咽。一男子曰:“豆腐就是我的命。”不一会儿,一盘肉端上来了,众人双眼放光纷纷抢食。众人...

02月02日 08:18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张卫:灶台有汤,桌上有咸菜,这是重庆人久远的记忆

灶台有汤,桌上有咸菜,这是重庆人久远的记忆文/张卫母亲的味道,在我看来更多就是咸菜的味道,这是一代代重庆母亲的传承……我们这一代人的母亲,大多去了天国。母亲的味道,在我看来,更多就是咸...

01月31日 18:59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陶灵:三峡腊猪油

三峡腊猪油文/陶灵三峡地区的农户杀了年猪,取出板油后,可做腊猪油。腊月里天寒地冻,油脂开始凝结时正好。把整块的板油紧裹成一个卷,边裹,边往面上抹盐,挨个抹遍,同时还要撒些干花椒。裹完卷...

01月27日 07:58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向永蓉:乡村杀猪饭

乡村杀猪饭文/向永蓉“喂,蓉妹儿啊,下周六到我们家来吃杀猪饭……”前几天,乡下的大哥约我吃杀猪饭啦。时进腊月,天气骤寒。在忙碌与繁华交织的城市琐碎里,每当接到乡下亲友热情邀约去吃杀猪饭...

01月26日 07:30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徐成文:嗅着年味快回家

嗅着年味快回家文/徐成文儿时好友崔大哥给我发来微信语音,邀约我一同回老家过年。他说,日子飘进腊月,他干瘪的肚皮,嘀嘀咕咕,想要老家的过年美食填充一下。崔大哥年长我三岁,在那个补丁叠补丁...

01月24日 07:58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陈小林:金庸暂居江津期间,品“葱烧鲫鱼”慰乡思

金庸暂居江津期间,品“葱烧鲫鱼”慰乡思文/陈小林江津境内的长江、笋溪河、綦江河中盛产一种叫“黑鲫”的鲫鱼,这种鱼身体较黑较小,似纺锤,肉质鲜嫩细腻,可用蒸、烧、炸、煮、烤等方式烹制成菜...

01月16日 07:52 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徐昌斌:悦来相思鱼

悦来相思鱼文/徐昌斌嘉陵江从秦岭崇山峻岭奔腾而出,绕过剑门雄关,裹挟阆中氤氲之气,穿过钓鱼城古战场,蜿蜒曲折来到充满乡愁的悦来场。嘉陵江畔的渝北悦来场,山水相依,风光旖旎,犹如一道山水...

12月13日 07:29 重庆晨报

百度热搜榜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