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2024-12-13 07:29:25
悦来相思鱼
文/徐昌斌
嘉陵江从秦岭崇山峻岭奔腾而出,绕过剑门雄关,裹挟阆中氤氲之气,穿过钓鱼城古战场,蜿蜒曲折来到充满乡愁的悦来场。
嘉陵江畔的渝北悦来场,山水相依,风光旖旎,犹如一道山水画卷,美不胜收。每年“禁渔期”解禁后,嘉陵江的鱼儿膘肥体壮,此时悦来田埂上的黄豆也成熟了,当嘉陵江鱼儿相逢悦来黄豆的那一刻,在嘉陵江水滋润下,开启一段高光时刻。只见厨师逮了一条四五斤重的花鲢,手起刀落,杀鱼切肉,鱼头鱼排码味去腥,鱼片上浆,这边掌勺师傅将菜籽油和猪油在铁锅里混合烧热,依次下花椒、大蒜、姜片、葱段、泡椒泡姜爆出乳酸味,再下豆瓣炒出红油,掺入嘉陵江水烧涨熬汤。一阵行云流水操作间,师傅加入一勺秘制调料粉,把鱼头和鱼排丢进汤料里,加入少许白酒去腥增香,再舀几坨胆巴豆花下锅,最后下鱼片一起烹煮,加胡椒和鸡精提鲜,煮上一两分钟,汤料味道融入鱼片和豆花,再搭配藿香、侧耳根等传统调味,撒上一把葱花,悦来相思鱼就出锅了。
麻辣鲜香、色泽亮丽的悦来相思鱼,鱼肉吸收了豆花的豆香,豆花摄取了鱼肉的鲜美,鱼肉蛋白和豆花蛋白交融互补,鱼肉裹着相思,豆花藏着乡愁,这道菜顿时有了灵魂,不断刺激着眼球和味蕾,人们的食欲瞬间被点燃,轻轻拈起一块鱼肉送入嘴里,鱼肉嫩滑爽口,夹起一坨豆花吞咽下喉,豆花绵扎味美,最后喝上一碗清口解腻的窖水,觥筹交错间,拉满了人们的乡愁。
悦来场是嘉陵江边一个重要水码头,是水路和陆路交汇地,当年很多物资从嘉陵江船运而来,历来是商贾云集、货物集散重地。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自己一半的才气,是悦来的山山水水孕育出来的。1938年夏天,年仅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从南京来到悦来场这个芥末小镇,八九家人凑合居住在镇北的朱家祠堂,他就读于悦来场青会中学,两地相隔十里路。后来,余光中在《乡愁》里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写尽了一个少年在异乡的无限乡愁。直到2005年10月,悦来场等来它的乡愁主人,在阔别六十年后,余光中从台湾回到心心念念的悦来场,重游“这头”的青会中学,“那头”的朱家祠堂,还特意品尝了嘉陵江鲜美之鱼,抚慰了心头的相思,漂泊的心在此得以安放。
大江大河汇聚的重庆,盛产河鲜,对鱼情有独钟,到了“无鱼不欢”之境地。重庆人有吃鱼的传统,还有吃豆花的习俗,悦来厨师从余光中的乡愁里捕捉到灵感,把嘉陵江的相思、悦来的乡愁、鲜鱼与豆花巧妙融合,创新推出了这道充满相思又充满乡愁的人间美味。悦来厨师说:“悦来相思鱼食材选料考究,要选用嘉陵江生态水域的鲢鱼,加上悦来场田埂生长的黄豆,辅以36种天然调料,最后用嘉陵江水才能唤醒它们的美味。”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地处城市边缘的悦来场,建成集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公园城市、智慧城市于一体的悦来国际生态城,形成“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高品质生态格局,成为全球“会客厅”,悦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滋养着人们。2022年,悦来相思鱼入选重庆市首批“重庆地标菜”,2024年又入选重庆美食“渝味360碗”。
嘉陵江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滔滔江水奔腾着涌向远方,遗传了乡愁基因的悦来相思鱼,是一道充满人间烟火的美食盛宴,是一份长长的相思,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愁。
(作者单位: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版面欣赏
图片来源:重庆两江新区官网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老板,来碗小面文/罗毅就美食来说,重庆老火锅、新派火锅闻名遐迩。走进重庆城,满城火锅香。在我看来,能够与大街小巷随处可遇见的火锅难分伯仲的,就是那些鸡毛小店里的一碗旺实小面。君不见,早...
挑挑肥肠文/吴洛加“挑挑肥肠,重庆特色……”身后传来拖长了音调的吆喝,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停下了脚步,向近年来卖得火爆的这款网红美食投去深情的一瞥。吆喝声的主人姓王,头发花白,皮肤黝黑...
长江三峡有几“峡”文/陶灵1985年4月14日,20岁的我第一次从家乡云阳坐船东下出川。因为郦道元脍炙人口的《三峡》让每一位读者留下烙印,经过约193公里的长江三峡航道时,我一直在左右...
豆浆煮面,蘸起吃文/陈小林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百姓喜一方味。”每次到贵州采风,我对其“香辣异酸、野趣天然”的饮食都有不同的感受。虽然是管中窥豹,印象却非常深刻。走在整洁的街...
那些年,我们听评书文/何新听评书也叫听说书。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业余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当时我家住在万县市的较场坝,这里曾是旧社会典型的“三教九流”之地,有些遗风还保持到19...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许多文明都诞生在大江、大河之滨。就饮茶而言,水...
20世纪50年代,经典连环画《哪吒闹海》“哪吒闹海”,那些记忆深处的标签文/丁建敏最近,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正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球票房突破100亿元的电...
老街油粽子文/信鸽油条、油饼、油炸粑,这些街边小吃很常见,但你是否听闻过油粽子?我带着女儿踏上了寻找水江镇油粽子的美味之旅。去之前,特意问了问当地人“哪家的油粽子最正宗”,他们的答案竟...
土生土长文/董运生正月初二,山上的雪还很多,我和四叔顺着小道走到了老虎庙,方圆几里的制高点。四叔比我大三岁,但已有了不少白发,我和他开玩笑说:“雪未老,而我们却有了白发。”四叔点头,抽...
独爱干溜小面文/李秀玲小面是重庆人的美食图腾、精神支柱。重庆崽儿耿不耿直,重庆妹儿豪不豪爽,全靠这碗面扎场子。不喜欢吃小面的人,走出去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重庆人。重庆小面五花八门,各具特...
涪陵的“小菜一碟”文/笙箫涪陵榨菜名气很大,大到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它也很小,市场上三五元钱就可买到。在菜肴丰盛的...
木匠拜师礼——“六礼束脩”文/牟方根前些时日,身为乡村老木匠的幺爸打电话来说,他收了最后一个徒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关门弟子”——小刚,并按照传统礼仪行了拜师礼。1991年夏,我高考落...
故乡的血豆腐文/万承毅在故乡的村宴上曾听过一个笑话:某村宴上,一盘豆腐端上来了,众人提箸举筷狼吞虎咽。一男子曰:“豆腐就是我的命。”不一会儿,一盘肉端上来了,众人双眼放光纷纷抢食。众人...
灶台有汤,桌上有咸菜,这是重庆人久远的记忆文/张卫母亲的味道,在我看来更多就是咸菜的味道,这是一代代重庆母亲的传承……我们这一代人的母亲,大多去了天国。母亲的味道,在我看来,更多就是咸...
三峡腊猪油文/陶灵三峡地区的农户杀了年猪,取出板油后,可做腊猪油。腊月里天寒地冻,油脂开始凝结时正好。把整块的板油紧裹成一个卷,边裹,边往面上抹盐,挨个抹遍,同时还要撒些干花椒。裹完卷...
乡村杀猪饭文/向永蓉“喂,蓉妹儿啊,下周六到我们家来吃杀猪饭……”前几天,乡下的大哥约我吃杀猪饭啦。时进腊月,天气骤寒。在忙碌与繁华交织的城市琐碎里,每当接到乡下亲友热情邀约去吃杀猪饭...
嗅着年味快回家文/徐成文儿时好友崔大哥给我发来微信语音,邀约我一同回老家过年。他说,日子飘进腊月,他干瘪的肚皮,嘀嘀咕咕,想要老家的过年美食填充一下。崔大哥年长我三岁,在那个补丁叠补丁...
金庸暂居江津期间,品“葱烧鲫鱼”慰乡思文/陈小林江津境内的长江、笋溪河、綦江河中盛产一种叫“黑鲫”的鲫鱼,这种鱼身体较黑较小,似纺锤,肉质鲜嫩细腻,可用蒸、烧、炸、煮、烤等方式烹制成菜...
悦来相思鱼文/徐昌斌嘉陵江从秦岭崇山峻岭奔腾而出,绕过剑门雄关,裹挟阆中氤氲之气,穿过钓鱼城古战场,蜿蜒曲折来到充满乡愁的悦来场。嘉陵江畔的渝北悦来场,山水相依,风光旖旎,犹如一道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