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逋苏轼隔空品茶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2025-01-08 11:16:10

浙江在线1月8日讯(记者 林婧)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新年伊始,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携手推出一场穿越古今的茶约:“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

作为浙博的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将于1月10日在浙博之江馆区正式亮相,展出涵盖书画真迹、器物珍宝、存世贡茶、古籍善本在内的114件(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珍贵文物及相关史料。

其中,有禁止出境展览、首次“出宫”的一级文物《林逋行书自书诗卷》,有被奉为至宝的传世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还有“宋四家”苏黄米蔡的手稿名作,以及宋徽宗的三件代表作。

图为“故宫·茶世界”展览上将展出的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

本次展览设置了六个展区,聚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两大高峰时代——宋与清,通过“宋与清”的文物叙事和“古与今”的视觉表达,呈现中国茶文化两大高峰时代的饮茶风貌、人文精神、审美高度与艺术成就。记者前往探营。

(一)

用锡罐包装的贡茶散发着千年茗香,《大观茶论》《梦溪笔谈》等古籍依次排开,传世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留下了千年前恭贺新皇的乐曲……一踏入文物展区,记者便迷了眼。

在一幅长卷前,我们遇到了第一位茶友、老杭州——“梅妻鹤子”的林逋。作为北宋“反内卷第一人”,林逋与闲云野鹤相伴一生,也将茶融入生活。但如此旷达不羁、不染尘嚣之人却仅有少数书法存世,眼前这幅《林逋行书自书诗卷》便是他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唯一存世的长篇巨制。

沿着长卷前部往后看,林逋的五首诗歌里满是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有记录友人赠送松扇而作的《松扇》,描绘孤山雪景和松亭的《孤山雪中》和《孤山松亭》,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的《送史》,以及温暖明媚的《春日》。

值得注意的是,《林逋行书自书诗卷》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书法艺术的精妙,还在于其见证了一场场跨域时空的对话——林逋两位大有来头的粉丝苏轼和乾隆均在这幅长卷上留有题字。

这一刻,记者仿佛看到了如此画面:诗卷之上,明清众多书法家隔空对话;诗卷之外,林逋的豁达与了然也再次回到了其诞生之地,回到了梅鹤相伴的孤山之上。

(二)

对于宋代文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日常饮品,更是精神生活的寄托、艺术生活的灵感来源以及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融入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中。这在展览中随处可见。

诞生于宋代文人最璀璨时期的“宋四家”便都是资深茶友。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人皆与茶有缘。蔡襄制小团茶且著《茶录》,引领风尚;苏轼、黄庭坚爱茶、歌茶,佳作频出;米芾则品茗会友。“这个壶的形制据说就是苏轼在宜兴讲学时期所创制的。”导览负责人郭涛指着展柜中一把三棱紫砂壶说道,“后来这种壶的形制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行走于展区,记者看到,米芾的行书作品《法华台诗帖》以“法华台”三字开篇,其中三组同偏旁字的同形反复技法在作品视觉上达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不流于俗世。

《法华台诗帖》边上,是被近代专家鉴定为与原作高度相似的——《苏轼(传)行书定惠院二诗草稿卷》的明清摹本。居住在定惠院的苏轼当时正在经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心情低落的他除了喝酒就是睡觉。这卷手稿也体现了苏轼当时的状态,笔迹凌乱、涂改痕迹很多。

在郁郁不得志的苏轼边上,是絮絮叨叨的黄庭坚。《黄庭坚行楷书送四十九侄诗卷》正如其名,是他对自己第49个侄子的临行前嘱托。

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时,专门负责处理北苑贡茶。《蔡襄行书入春帖》展示了他独创的行书字体——飞白体,书写飘逸,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

茶器是茶文化的时代见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茶风貌与审美意趣。

“宋代在唐代煎茶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不再是煮水煎茶,而是注水点茶。”郭涛告诉记者,当时人们还流行一种叫“斗茶”的游戏,本次展出的建窑黑釉兔毫盏就是斗茶的器皿,因为茶盏上有一丝一丝形像兔毫的窑变纹理而得名。

到了明清,饮茶的方式又发生了巨大转变,化繁为简成了“泡饮散茶”。于是,斗彩鸡缸杯、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紫砂泥绘松树图刻御制诗壶、青花三清茶诗盖碗等茶器应运而生。

现场展出了三只鸡缸杯:以天价闻名于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和清朝两位皇帝仿制的斗彩鸡缸杯。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的最新文章

与林逋苏轼隔空品茶

浙江在线1月8日讯(记者 林婧)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新年伊始,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携手推出一场穿越古今的茶约:“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作为浙博的开年大展,“故...

01月08日 11:16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